说到湖南饮食文化,大家首先入主的是湘菜,在外边较为出名的湘菜品牌有比如湖南大碗菜、农耕记、厨嫂当家、彭厨等等,吃过湘菜的人第一印象就是辣!品味以香辣、软嫩为主,重油色浓,常见的以炒、蒸、腊为主。
湖南常见出名的美食有剁椒鱼头、长沙臭豆腐、湖南辣子鸡、毛家红烧肉、湘西外婆菜、永州血鸭、邵阳猪血丸子、常德津市牛肉粉等等,这些都是常见出门的湖南美食。然而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的地方特色菜还不被人所知,但味道确实一等一,之所以没有广泛推广,主要是因为宣传和地方食材受限有关罢了,也期待以后这些不为人熟知的美食被大家所知,给广大吃货们上上好东西。
众所周知,湖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在湖南的方言也是很多的,这就与湖南多民族已经山区居多的地方人文特色有关,当然地区的特色不仅仅在区域已经语言上,同时饮食文化上也是有很大的不同,能传承下来的文化基本都是精髓,但能传承几千年下来的美食肯定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亮点,接下来重点介绍几个在湖南那些被雪藏的地方特色美食。
首先介绍一款湘中的地方菜,新化田鱼。
辣度指数0-5颗星,对于爱辣、能吃辣的朋友,相信是一道绝对让人赞不绝口的菜。
说起田鱼大家应该熟悉的是浙江青田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变种,在新化田鱼一般是中稻(以前水稻是分早中晚三季,一年水稻收成2次的就种植早稻和晚稻,一年收成一次的就种植中稻,其产量也是最高的)插秧之后,放入鱼苗,与水稻混养,在中稻收成前再将水放干捕鱼,这样混养出来的鱼少有泥腥味,肉质清香而鲜甜。食材虽然特属于山区田园稻谷地区,但在中国东南方地区都好养殖,更特别的是新化田鱼的做法使其拥有别致的味道。
先介绍新化田鱼的俩种做法,首先是鲜鱼的做法,水煮新化田鱼。
因为田鱼不同于其他淡水鱼和人工饲养的鱼,它没有泥腥味,而且肉质细腻,鲜鱼不需要做过多的处理,直接将内脏去掉,洗净即可,准备适量的姜蒜切丝,锅热油将鱼下锅细火煎2-3分钟至鱼泛黄即可倒入凉水、以及适量的白胡椒、新鲜的紫苏、山椒油已经秘制的剁辣酱,鱼熟了加盐和味精(鸡精)调和即可出锅。这样做出的水煮新化田鱼,完全没有一点泥腥味,香味迷人,肉质鲜美,汤汁香且带酸甜可口,一口气吃个2大碗,完了后面剩的鱼汤也要拌一碗饭吃!回味无穷!辣度指数低星级,目前要想吃到原汁原味的可能要去乡下或者乡下农家乐了。
其次的做法就是香辣田鱼干,新化的田鱼干一般是去掉内脏,清洗之后就直接放盐腌制,然后用放竹篮,底层铺稻草上层盖报纸烘干,这样烘出来的鱼干,没有鱼腥味,带有稻香和烟熏味。之后做菜的时候将干鱼放开水里面煮软,然后拿出沥干,然后配以葱姜大蒜青红辣椒切丝切断热油翻炒,再放鱼中火爆炒几分钟,然后注少量水加适量辣椒油特制山椒油,盐和鸡精,盖锅焖几分钟,收汁即可出锅了!这样做出来的新化田鱼干,虽然有点辣,但色香味俱全,鱼肉不紧易嚼,肉质香甜,味道还带着烟熏的稻香味。对于爱鱼爱辣的朋友绝对值得一尝!
第二介绍一款湘西的特色美食,血粑鸭
因地处于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古城,故也常称为凤凰血粑鸭。这是一道地道的湘西特色菜,因为做法比较复杂而且不同地域的做法和味道不如原产地正宗美味,所以名气上不是广为人知,不过作为湘西本地人,或者常去那边旅游的人肯定不会太陌生,可以说它是湘西菜系的一道经典!在湘西地区吃席、请客较为重要的一道菜。
血粑鸭,其血粑是鸭血和糯米混合制作而成,和湖南邵阳的猪血丸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把鸭血滴与糯米混合,加入少许食盐,搅拌搅拌,然后放入蒸锅用高火蒸2个小时左右,然后冷却切片,用油炸好,放置器皿中备用。
然后将切好的鸭子,开水过烫,沥水干净,放油下锅加老姜、大蒜、干/鲜红椒爆炒,炒干水分后加酱油、料酒、味精、食盐以及豆瓣酱翻炒上色,加凉水上汤焖10分钟左右,然后撒葱花或者香菜(根据个人的口味,一般都是撒葱花)即可出锅。
对于这道菜的感受就是,鸭肉鲜嫩,血粑清香糯柔,辣味适中,吃下去就是口齿留香,整个香味在口里爆发了,哈哈,吃过的人相比已经忍不住了吧,没吃过的貌似也忍不住了吧,这道菜是真的馋,当然他口味也不是太重,对于稍微能吃点辣的人,绝对是人间美味呀。
以上简要讲述了湖南2道较为低调的地方特色菜,因为这些都是小编有尝过的,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下期再去发现更多的地方饮食特色菜,更全面详细点。食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魁宝,民以食为天,吃这个东西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东西,希望我们能把每一种不为熟知的美食带到大众的视野中,走入寻常生活中!
传承文化,发现文化。
作者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