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千字文》是一本重要的书籍,它汲取了前人编写识字教材的经验。这部识字兼常识课本编成于梁武帝大同年间,是周兴嗣执行梁武帝的命令编选而成的。
虽然号称是一本书,但其实《千字文》全书只有个字。不过这个字却很有内涵,其组成连贯通顺的四字句,押韵,便于人们阅读背诵。
内容方面,《千字文》从天象、地理、历史典章、为人处世,再到务农、读书、饮食、居处、园林、祭祀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劝诫之言和具体的景物描写。所采多为古籍常用字,用典也不深,所以直到现在仍是一本重要的教材。
《千字文》虽然只有个字,却并不是个单字的堆砌,而是把这些字组成了通俗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若干句子,这些句子的安排又大多前后连贯,相当有条理。开头一部分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起,接着分别说“天”的一些现象。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个奥秘被人们解开,那就是《千字文》其实只有个字,而不是个字,不过这种说法也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谁也没有发现这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什么说只有个字呢?这是有根据的。因为千字文中有“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和“纨扇圆洁,银浊炜煌”两句,“洁”字被用了两次。
前一句,用简体这样印没有问题。后一句其实是“纨扇圆絜”,这个“絜”字,加个三点水,就是繁体的清洁的“洁”字,但不加三点水,就是个独立的字,没有简化。它的一个读音与“洁”相同,在清洁这个义项上,意义也相同。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就是一位著名画家,她的名字中也是这个絜。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念xié,是衡量的意思。所以,也有人说这两个字并没有重复。
直到现在,关于千字文到底是个字还是个字,一直存在争议?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欢迎回复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