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一、须知单(3)
洗刷须知
洗刷之法,燕窝去毛,海参去泥,鱼翅去沙,鹿筋去臊。肉有筋瓣,剔之则酥;鸭有肾臊,削之则净;鱼胆破,而全盘皆苦;鳗涎存,而满碗多腥;韭删叶而白存,菜弃边而心出。《内则》曰:“鱼去乙,鳖去丑。”此之谓也。谚云:“若要鱼好吃,洗得白筋出。”亦此之谓也。
清洗食品的方法:燕窝要去毛,海参洗去泥土,鱼翅刷去沙子,鹿筋要去除腥臊味。如果肉有筋瓣,用刀剔去后就容易烧酥;鸭的肾比较臊,削掉它就干净了;鱼胆破了,整盘菜就会发苦;鳗鱼身上的涎水不洗净,全碗都有腥味;韭菜除去叶后留下白嫩的部分,白菜摘去边叶留下菜心。《内则》说:“鱼要去掉像篆体字‘乙’形的骨头,甲鱼要连头带颈一齐扔掉”,就是这个道理。谚语说:“如果要鱼好吃,要洗得能看见白筋。”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调剂须知
调剂之法,相物而施。有酒、水兼用者,有专用酒不用水者,有专用水不用酒者;有盐、酱并用者,有专用清酱不用盐者,有用盐不用酱者;有物太腻,要用油先炙者;有气太腥,要用醋先喷者;有取鲜必用冰糖者;有以干燥为贵者,使其味入于内,煎炒之物是也;有以汤多为贵者,使其味溢于外,清浮之物是也。
调剂味道的方法,要因菜而定。有既用酒又用水的,有专用酒不用水的,有专用水不用酒的;有盐、酱油一起用得,有专用清酱不用盐的,有用盐不用酱油的;有的东西太油腻,要先用油煎一下;有的气味太腥,要先用醋喷洒;有的为保持它的鲜美必须用冰糖;有的东西干一点好,能让它的味道进到食物里边去,煎炒的东西就是这样;有的菜以汤多为好,能使它的味道散发出来,这些菜必定是清爽的、易浮在汤上面的东西。
配搭须知
谚曰:“相女配夫。”《记》曰:“儗人必于其伦。”烹调之法,何以异焉?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其中可荤可素者,蘑菇、鲜笋、冬瓜是也。可荤不可素者,葱、韭、茴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荤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常见人置蟹粉于燕窝之中,放百合于鸡、猪之肉,毋乃唐尧与苏峻对坐,不太悖乎?亦有交互见功者,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是也。
第4节:一、须知单(4)
谚语说:“视女人的条件来选择丈夫。”《礼记》上说:“描述一个人,必须以与他相同的一类人做比喻。”烹调方法与这有什么差异呢?凡是一道烧得成功的菜,一定要用配料。有些菜宜清淡,那么配料也要清淡;有些菜宜浓烈,那么配料也要浓烈;主菜柔软的,配料也要柔软;主菜硬的,配料也要硬,才能恰到好处。材料中,可以荤烧也可素烧的有蘑菇、鲜笋、冬瓜等。可荤不可素的是葱、韭、茴香、生蒜等。可素不可荤的有芹菜、百合、刀豆等。经常看见有人把蟹粉放入燕窝,把百合放入鸡肉、猪肉中,就好比圣贤明君与乱臣贼子对坐,简直是太荒谬了。但也有以交互烧法而成好味道的,如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就是这样。
独用须知
味太浓重者,只宜独用,不可搭配。如李赞皇、张江陵一流,须专用之,方尽其才。食物中,鳗也,鳖也,蟹也,鲥鱼也,牛羊也,皆宜独食,不可加搭配,何也?此数物者,味甚厚,力量甚大,而流弊亦甚多,用五味调和,全力治之,方能取其长而去其弊。何暇舍其本题,别生枝节哉?金陵人好以海参配甲鱼,鱼翅配蟹粉,我见辄攒眉。觉甲鱼、蟹粉之味,海参、鱼翅分之而不足;海参、鱼翅之弊,甲鱼、蟹粉染之而有余。
味道太强烈的东西,只适宜单独使用,不能和其他食物搭配。就如李绛、张居正一类人,只能专用他们,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食物中,鳗鱼、鳖、蟹、鲥鱼、牛羊肉,都应单独吃,不可以与其他食物搭配,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的味道太重、力道很大,缺点也不少,必须用各种香料调和,全力来压制它的气味,才能取其长而去其短。哪里还顾得上舍弃它本来的特征而节外生枝呢?南京人喜欢用海参配甲鱼,鱼翅配蟹粉,我见了就皱眉头。我总觉得甲鱼、蟹粉的味道被海参和鱼翅分掉了就会显得不足,而海参和鱼翅的缺点,甲鱼和蟹粉沾上就串味了。
每日发文两小节,对饮食有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