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暑开始小儿推拿正当时,9个手法过炎夏, [复制链接]

1#
安徽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小暑是24个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每年7月6日——7月8日,太阳到达*经°时为小暑。小暑之后,入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养生原则:冬病夏治正当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此时正值三伏的初伏前后,有“小暑交大暑,热的无处躲”的说法,但小暑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小暑,重在理解“暑”字。“暑”即是热,但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而是炎热,小暑是表示夏天暑热程度的节气。

饮食调养,食粥清补养脾胃

小暑节气,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个节气对应人体的脏腑为“心”,所以,这个热气腾腾的节气里要防止心火过旺。《*帝内经》中讲,“春夏养阳”,小暑虽热也不可过度贪凉,损害了人体宝贵的阳气,更违反了自然阳气繁盛的大势,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很大伤害。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也是一年中冬病夏治的重要时节。把握好这个天赐良机,通过艾灸、推拿等方法提升身体的正气,尤其对于容易感冒、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虚寒体质的孩子尤为适宜。

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民间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这些习俗是为了给身体补充人体被暑热所耗损的津液、能量,这样的民俗在养生保健方面是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补充不能大鱼大肉,这些食物难以运化,助生湿热,对身体不仅不是补益反而是损耗,饮食应以清淡的“清补”为主,以五谷杂粮,应季蔬菜为主。

粥汤类是“补益”的佳品,建议多喝些粥汤之类,如绿豆汤、南瓜绿豆汤、绿豆百合粥等。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止渴、利水的功效。因此,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作用,能预防中暑。

由于绿豆性凉,脾胃虚寒的孩子不宜食用。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莲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经;具有清热、生津、凉血祛瘀的作用,莲藕煮熟后则寒性大减变得非常平和,具有补脾益胃、补气血的功效。非常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

这个季节,瓜果繁茂如西瓜、苦瓜、丝瓜、*瓜、南瓜、冬瓜等,性质偏凉,是日常常用的消暑果蔬。尤其西瓜是夏日解暑的必备水果,可以选择这些天然的解暑清凉食物,但也不可多食,尽量避免给孩子吃冰淇淋、冰饮料。

起居调护,晚睡早起不露宿

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之说。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木质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因此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孩子的起居规律上,也可顺应夏季昼夜节奏适当调整,起居上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小满节气后昼长夜短更明显,孩子可以比秋冬季节「晚睡」一些、「早起」一点,这里的“晚睡”是指不超过晚上九点入睡,早起只要太阳升起了,就可以起床了。

进入小暑节气,闷热的“桑拿天”模式正式开启了,受气温的影响孩子容易出现情绪的烦躁,这时给孩子以合理的身心调节,有助于孩子顺利度过“小暑”,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愉快、可以让身心得到“清凉”的游戏、运动让孩子参加,比如游泳、练习书法等。避免给孩子过多的课业压力,不要让孩子晚一些打斗类的游戏,保持孩子的心境平和,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天气酷热时应避免室外日晒下活动,预防中暑。

小暑节气儿童推拿保健正当时

”节气推拿"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结合小儿自身的体质特点,选取具有调节阴阳和强壮作用的穴位进行推拿,以调和天人之间的阴阳,顺应自然规律,调动机体潜能,提高小儿自身抗病能力与适应能力。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所以节气推拿就显得尤为重要。"节气推拿"以其简便灵验、无副作用的优势,为我国历代医家及百姓所推崇并沿用至今,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在传统的防病保健领域里占有特殊的地位。

哪些孩子适合做节气推拿?

1、反复感冒的孩子,肺主治节,节气期间最易病邪犯肺,所以需要结合推拿增强肺功能;

2、慢性疾病需要调理体质的孩子,如慢性鼻炎,慢性腺样体肥大,疳积,贫血等,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来帮助孩子调理体质;

3、脾胃不好、不爱吃饭、厌食、积食、消化不良的孩子;

4、保健的孩子,上医治未病,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小暑开始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手法

1、补脾经、

使孩子拇指微屈,术者以右手拇指桡侧或指面自孩子拇指桡侧自指尖推至指根,推~次 

2、揉板门:

术者拇指揉孩子大鱼际平面中点,揉~次。

3、掐揉四横纹、

术者拇指指甲依次掐孩子食、中、无名、小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继而揉之。掐3~5次,揉~次。

4、揉二马

术者拇指揉孩子手背第4、第5掌骨小头后陷处,揉~次。 

5、揉中脘、

术者右手拇指按揉孩子脐上4寸,按揉~次。

6、顺摩腹、

术者用掌顺时针摩孩子腹部,摩~次。

7、按揉脾胃腧

术者两手四指抚孩子胁下,两手拇指指腹揉脾俞,揉50~次。术者两手四指抚孩子胁下,两手拇指指腹按揉孩子胃俞,按揉50~次。

8、按揉足三里

术者拇指指腹揉外侧膝眼下3寸,揉50~次。

9、揉涌泉

术者右手拇指指腹按揉足掌心前1/3处,揉30次。

喜宝儿推,中国儿推培训领跑者!追溯小儿推拿源头,传承山东四大流派精华,十年培训,万人创业,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刘老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