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味调和的进食观念中和调味论 [复制链接]

1#

五味调和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核心。它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在中国烹饪中“五味”是本体,“调”是手段,“和”是目的。它是一个烹调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是一个系统。长期以来五味调和不仅促进了烹饪原料的开拓,烹饪工艺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烹饪手段的多元建设,更重要的是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养观念,以饮食的“性味”为人“兴利除弊”,通过五味与五脏的不同“亲和力”产生的功能调和五脏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之精充、气足、神旺、健康长寿。

五味调和,贵在调和。各种食物,无论具体形式是什么,它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性味与功能。人食用哪些性味的食物适于脏腑的需要,须由人的感官和理性来加以鉴别和选择,运用感官鉴别食物,看、触、嗅、尝,以口味为根本;运用理性来选择食物,把握性味需适合五脏阴阳平衡。

中国烹饪运用不同介质进行加热,运用不同原料调汤,勾出不同式样芡汁,以渍、腌、泡、酱、浸等手段加工透味,都是力求使五味通过调和,既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又能满足心理需求,使人的身心需要在五味调和中得到统一。同时,避免五味偏嗜而引起相对应的脏腑受到损伤,失去平衡。

我国传统的五味调和进食观念,是对饮食五味的性质和关系深刻认识的结果,这种认识,在烹饪生产制作中体现出的主要是“中和”调味论、“地缘”调味论、“本味”调味论、“时序”调味论、“适口”调味论和“相物”调味论等。

“中和”调味论

“中和”理论最早源于中古时代的“中和之道”。春秋时期孔子的中庸思想进一步深化,并作为一一种社会意识,从而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礼记,中庸》日:“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观念,其含义有“中度”“执两用中”“和,提倡“无过无不及”的中庸适度原则。“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乃是贯彻孔子思想体系各个方面的一条主线,同时又是他处理社会问题的方法论。

中和调味理论,强调的是“适中”“适度”“中正”。和,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极重要的范畴。多年前的*治家晏婴对“和的概念以烹调等为例作了发挥,曾讲过如下的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嬋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2齐(音剂)之,使酸咸中和;济,指增益之意;不及,谓酸咸不足,则加盐梅;泄,指减;过,指太酸太咸,则需加水以减之。调味时若“济其不及”和“以泄其过”,必须用“齐之技去达到“和之目的。这是“中和”调味理论形成的基础。

调味中的“和”强调的是“中和”,这是我国最传统的“调味方法。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调和理论,利用不同的调味品,经过合理的调配使菜品达到美味可口的最佳状态。讲得最详细的还是中国第一部烹调专论《吕氏春秋,本味》,它对“中和”调昧理论作了深刻的阐释:“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睺。”这是古代早期调味理论的经验总结,其核心理念就是讲究调味的“中和”和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过不欠、持中协调才是调味最好的菜品,这个调味原则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味必须求其醇正、适中、和美,要求浓厚而不重,清鲜而不薄,这是我国调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也是菜肴形成美味佳肴的圭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