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北奶南流只求醍醐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本文乃作者小页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奶食是我国北方、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而传入汉族地区之后,非但没有变成主食,连副食也排不上号,却多被古人作为一种药用品记载和说明。也许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奶食的知识大多局限于书本,局限于传说,或者是夸张的想象。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是把酪、酥、醍醐和乳腐作为药用品记录下来的。

李时珍《本草纲目》

在汉字中,凡是带“酉”字旁的字大多与“酒和“腌制有关,但是有几个则与奶食有关。其中如“酪”,原来是指“醋”。《周礼》中有“酪”字,一般认为是汉代时刘歆加进去的,许慎编《说文解字》的时候没有收,到了唐代的徐铉才加进去。“酪”字右边的“各”在更古的时候可能读lao之类的音。以“各”得声的字如烙、落、络、洛、骆、珞、硌等都读lao或luo,而格、胳、阁、袼、骼等却读ge。英国着名的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据此认为,原来汉字的“酪”来自印欧语系的词根glakt。换句话说,发酵的奶制品是从西方传入中国尤其是汉族地区的,这种传播途径是经中亚大草原往东,再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才到汉族地区。

许慎编《说文解字》

“桐”这个汉字专门指“用来搅拌牛奶的木棍和“搅拌奶”这个动作。《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宫廷中有专门搅拌奶制作马奶酒的部门,有令一人、丞五人、尉一人负责这项工作。《汉书●礼乐志》则记载:“师学百四十二人,其七十二人给大官桐马酒。”唐代人颜师古注释说:马酒就是以马奶搅动而成的酒。

“醍醐”是文献中所说的“八珍”之一,八珍在先秦一般指八种腌制方法,明代以后指八种罕见难得的食物。明代初期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说蒙古的八珍即醍醐、膺沆、鹿唇、野驼蹄、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这些主要还是北方民族的食物。其中的醍醐,一般人早已从“醍醐灌顶这个成语中得知并熟悉。但是醍醐为何物呢?文献中对醍醐的解释是玄之又玄,原因是许多人根本没有看见过,更不用说品尝过。对醍醐的解释多出现在佛经中,“醍醐灌顶”也出自佛经。

辍耕录

醍醐这种奶制品是从西域传进来,也许因为它的传入与佛教有关,佛教中人对之加以极端的赞美和夸张。如佛经翻译家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说醍醐是人间第一上味,还说吃了醍醐“众病皆除”,而且“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于是《唐本草》便说醍醐“主治风邪瘴气,通润滑髓,可为糜药,功优于酥。”孙思邈则在《千金食治二种》中说醍醐“填精补髓,益中填骨,久服延年,百练弥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遂概括出醍醐的三十一条功能,后魏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甚至是世界上最早、最有价值、最有系统的农业科学名着。近年来人们还注意到其中的饮食文化内容。

本草纲目

《齐民要术》有十卷,其中的第七、第八、第九卷讨论的是食品的制作。从书中看,当时我国北方的饮食在加工、保存和食用方面已经很是多样化,同时饮食的南北交流、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也很普遍。书中记载了一些原来只是少数民族常用的食物及其烹调方法和配料。这些食物原料和配料许多是汉代从西域引进来的,已经在汉族地区生根开花结果,如胡麻、蒜、兰香、葡萄等。

《齐民要术》卷六讲到养羊,同时附带讲了许多挤奶、制作奶食品的方法,如制作干酪、湿酪、马酪酵、抨酥等。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历来都是双向的,辽代契丹人吸收汉族饮食的同时,也向汉族输出自己的饮食文化。在建国初期契丹人以肉食为主粮食为辅,中期以后粮食在主食中的比重加大。同时契丹人的奶食影响了汉族尤其是进入了北宋都城,并发展为“酪面”;羊肉进入汉族社会之后发展为煎羊白肠、批切羊头、汤骨头、乳炊羊等花样种类。

齐民要术

元代蒙古族人主中原,带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品、饮食原料、制作方法等,其中一些还是成吉思汗西征时获得的西域民族的饮食文化。蒙古族皇室成员的饮食,首先给接触皇室的汉族人带来影响,渐次传入民间。尤其是皇帝把草原游牧的一些特有食物作为“赏赐品”让大臣们品尝的时候,这些臣僚会在家里和其他地方向人炫耀,最后是其他人想得到这种东西来吃。如元代北京正月初一太庙荐新的时候就使用酥酪、马奶子,二月二太庙荐新时神厨御饭中有秃秃麻、酪解粥,八月十五洒马奶子。皇帝巡山的时候也洒马奶子。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撰写的《饮膳正要》,目的是给皇帝开列各种食谱。元代后这本书流入民间,对里面的一些方子,老百姓有兴趣也可以学着做出来自己吃。

饮膳正要

南茶北浸:嘉木之叶神奇在中国,茶产在南方,饮茶习俗从南方传播到北方,这是没有疑问的。茶叶主要生长在北纬35°以南地区,我国现在的主要产茶省区包括海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浙江、江苏、陕西、河南、山东、西藏和台湾。现在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地都发现了野生茶树。茶的饮食,其传播的线路基本上是从南到北,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到汉族地区,再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国。茶俗是从南方少数民族中起源的,因此南方少数民族的茶俗还保持着某些古代的形式。

最早提及饮茶的是西汉王褒《僮约》一诗,诗中说到“武阳”买茶,“烹茶尽具”(有的版本“茶”作“茶”),武阳就是今天的四川彭山。茶俗大约从汉代开始传人江南,之后由长江北岸进人北方。

参考资料《中国饮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