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西南民族节日,饮食文化表现方面,酒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项资助 http://pf.39.net/bdfyy/bdfal/200114/7751257.html

本文乃作者梦梦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今天小编带大家看的是西南民族节日饮食上的酒俗和茶俗。

饮酒是西南民族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云南志》说唐代在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的广阔地带,居民“酿酒以稻米为曲者,酒味酸败”。饮酒之风很盛,“每饮酒欲阑,即起前席奉筋相劝,有性所不能者,乃至起前席扼腕的颡,或挽或推,情礼之中,以此为重”。

《新唐书●南诏传》也说:“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嚼。”

上述两则文献所记,是南诏乌蛮、白蛮贵族的饮酒风习,他们奏乐助兴,不醉不散,这种风气在今彝族、白族中仍很常见。

饮酒文化

《云南志》卷四说麽些蛮“俗好饮酒歌舞”。说的是唐代纳西族先民的情况。纳西族至今仍是喜好饮酒、歌舞的民族。

《百夷传》记载明代的傣族“筵宴……有客十人,则令十人举杯,人行一客之酒。酒初行,乐作,一人大呼一声,众人和之,如此者三”。

席间人人喝酒,个个呼唱。此种风俗在今日的傣族地区仍可见到,宴席之上,“水、水、水”的呼声总是不绝于耳。乾隆年间的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说那时的傈僳族“刈获则多酿为酒,昼夜沉酣,数日尽之“。至今,傈僳族每年秋收时节,往往把煮酒工具搬到包谷地里,边收割边煮酒酣饮。由于西南民族多居高寒山区,酒对人体的刺激御寒起着一定作用。但若嗜酒无度,往往易造成生计困难,甚至暴亡。这是西南民族节日酒俗中亟待改革的消极方面。

傈僳族饮酒文化

与此相反,西南各民族也形成了合理、高尚、热情的节日酒俗。如哈尼族节日饮宴时,喝酒要连喝三杯。递、还酒杯均要双手。敬酒先敬客人、长者,喝酒时说吉祥话、唱酒歌等。另外,像喝同心酒、哑酒、众人轮流同喝一碗酒等习俗,都是有节制的社交礼仪酒俗。具有文明酒俗、注重节日社交酒俗礼仪的民族当数贵州的苗族。每逢节日,主办村寨要设酒待客,客人还未进寨,就已喝上了苗家美酒。

拦路酒:村民和盛装的苗家姑娘在崎岖的山路、田坎上设置酒桌,摆放拦路酒,对客人唱拦路歌,劝客人喝拦路酒。拦路酒从寨外摆起,少则三五道,多至十二道,最后一道设在寨门口。寨门是座小巧玲珑的木楼,一对牛角杯悬于门楼正中,两位身着盛装的姑娘(或身穿古装的寨老)双手捧着牛角杯,一向来客敬酒,客人如果用手接牛角,主人一松手,那沉甸甸的一牛角酒必须由客人饮尽。懂得这一礼仪的客人只用嘴巴去接,象征性地喝一口就轻松过关。牛角是苗家最珍贵的酒具,有的牛角已有数百年历史,上边或用银钉、银片镶成图案,或雕刻各种人物和花鸟禽兽,一只牛角要装一斤多酒。

拦路酒

进门酒:跨人寨门,行进在迷宫般的寨中小路上,路面极为整洁,全用小鹅卵石铺砌。客人无论进入哪家,都会受到热情接待。客人光临,主人不是泡茶,而是敬酒,有“跨一道门槛喝一碗酒“的习俗。

出门酒:客人进屋后,主人迎至吊脚楼上,小憩之后,如客人欲告辞出门,还需喝一次出门酒。

交杯酒:进出谁家都得喝进门酒、出门酒,而且只准主人敬客人,不准客人敬主人,但宾主可以喝交杯酒。交杯酒有两种喝法:一是双方将自己手中的酒喂至对方嘴中;一是宾主手腕交叉,同时各喝自己手中的酒。

敬客酒:吃饭时,主人向客人敬酒,一敬便是两杯,借口“你是用两只脚走来的“。这头两杯必须一口干,如果干不了,可分几口喝,但不得放下杯。第三杯也要喝完,但可放下杯慢慢喝。之后喝多喝少,宾主各自听便喝至一定时候,家庭主妇偕同姑娘、媳妇,手持酒杯,唱起高亢豪放的酒歌,从客人身后敬酒。先从客人中的长者敬起,顺着敬一圈,又反着敬一圈,一首酒歌喝两杯,理由还是“两只脚走路”。最后再敬一轮,谓之“漱口酒“。

敬客酒

送客酒:当节日结束、客人告辞时,苗家也要以酒相送。主人手持酒碗,一路唱歌送客。若离寨的是贵客,“送客酒”更为隆重。人们先在铜鼓坪上踩铜鼓、跳芦笙舞,那动人心弦的鼓笙之音亲切地召唤寨中老少出来为贵客送行。男女老少来到铜鼓坪上围着铜鼓跳起来。寨老宣布送客,并将红绸斜挂在客人身上。顿时,铜鼓坪上一片欢腾,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唱送别歌、敬送客酒,然后将五颜六色的花带系在红绸上。客人步出寨门时,主人再劝客人喝一口,并在客人的脸上打个红色的酒印,或写个红色的酒字。主人以此为满足,客人以此为荣耀。苗家平时的礼仪酒还有:姑娘酒、婚礼酒、认亲酒、新娃娃酒、取名酒、产妇出门酒、建房酒、立门酒、踩铜鼓酒、打口嘴酒、祭保爷酒、祭祖先酒、栽花竹酒、砍板凳酒、保家坛酒、祭桥酒、扫寨酒、断气酒、赎*酒、祭牛角酒、敬耕牛酒等。

除节日酒俗外,西南民族之节日茶俗也颇具特色。云南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据《普洱府志》载,云南少数民族早在东汉时期就已栽培茶树。到宋代,今宁洱县境内已有“茶马市场”。明代,普洱茶已载入史册。今澜沧江流域的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境内,都产普洱茶。种植茶叶的主要是哈尼族、德昂族、布朗族、傣族、基诺族、彝族、拉枯族等民族。西南其他非茶叶产地的民族也酷爱饮茶,往往靠马帮运输,“茶马互市”。从产茶地至西藏的“茶马古道“便是以运输、中转藏区所需茶叶而形成的。

普洱茶树

西南民族节日中的茶俗多姿多彩。傣族饮茶,只摘大叶不采嫩尖,晾干后在锅上加火炒至略焦,冲泡热开水而饮。略带煳味。勐海县的布朗族爱喝烤茶,他们将采来的嫩茶尖炒好,趁热倒进竹简,放在火塘边烘烤,待竹简外皮焦煳后倒出,以后泡开水喝。他们还喜欢喝一种酸茶,先将新鲜茶叶煮熟,置于阴暗处十多天,发酵后再装进竹筒,埋入地下一个月,然后挖出来即算制成。已形成较高品位、审美内涵的节日茶俗首推白族的“三道茶”。至今,大理的白族每逢节日或是平时接待贵宾,都要献上“三道茶”:第一道为“苦茶”,系用小砂罐烘烤茶叶后加少许水泡成,味道极苦;第二道为“甜茶”,茶中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等配料,喝起来顿觉甘甜,与第一道茶对比十分强烈;第三道为“回味茶“,茶中放有花椒等配料,喝起来滋味又大不同于前两道,在苦、甜二味之后,体会到满口香麻的花椒等配料味。

再仔细品味已人口腹的三种味道,令人回味无穷。敬茶时由身穿艳丽的白族传统服装的姑娘以小盅盛茶,双手恭敬递茶。三道茶都是现泡现饮,其间间隔一定的时间。品味每道茶时,素喜歌舞的白族人民还要为来客表演歌舞、白剧等,优美的旋律、欢快热闹的气氛使“三道茶”逐一品来格外有滋味。现今最隆重的“三道茶”待客礼仪中一定少不了歌舞,如遇文人雅士在场,往往吟诗作对,挥毫泼墨,更是充分体现了白族节日待客之道和“三道茶”极高的审美品位和哲理内涵。

白族的“三道茶”

大理地区的白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三道茶”待客礼仪,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一苦二甜三回味。反映了白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和象征。其中既有中华茶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有自己民族的理解、创造。它已超越饮食文化的范畴,成为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是白族热情好客、追求丰富人生体验的真实写照。

“三道茶”的节日礼仪茶俗亦深刻反映了白族文化善于吸收、模仿、借鉴并为我所用的文化特质。“三道茶”的茶饮方式中,既有本土高寒山区传统的“烤茶”之俗,又有取自中原的以核桃仁、姜、花椒、蜂蜜人茶之俗;复因白族善养乳牛,又加入乳扇为配料,使之别于中原。

据《蛮书》载:“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可见早在唐代,南诏的主体民族在饮茶方式上就已开始了对中原文化的模仿、吸收。自明清以来,白族民间各种茶俗并行,有自烤自酌自饮的“独罐茶”、乳扇茶、蜂蜜茶、姜茶、花椒茶、核桃茶、槐米茶等饮法,并逐渐融会、精选而最终形成“三道茶”。白族的“三道茶”所富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深刻哲理,与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一样,是对中华茶文化的贡献,也为西南民族节日茶俗增色不少。

参考资料《西南民族节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