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科学理念,传播营养健康,又到了和友们说健康的时刻,今天要和友们分享的健康话题是吃饭。友们都知道,吃饭时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科学地吃饭。你知道健康吃饭的*金标准吗?今天就让大众微健康的营养专家来告诉我们吧!
营养专家:健康吃饭的10条*金标准,你若符合5条以上,恭喜,你达标了。1条也没有的要注意啦!
1、早饭吃热的
现代医学认为,清晨,人体内的神经及血管都还处于收缩状态,此时如果吃冰冷的食品,可能使消化系统发生痉挛。中医也认为,早餐应该吃热食,保护胃气。建议早饭吃如热稀饭、热燕麦片、热牛奶、热豆腐花、热豆浆、芝麻糊、山药粥等等,然后再配着吃蔬菜、包子、面包、水果等。
2、晚餐不宜过饱。
俗话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中医也有言,“胃不和,卧不安”,就是说如果胃里不舒服,那么睡觉就不安稳。如果我们晚餐吃得太饱,必然会加重胃肠负担,伤害我们胃的健康,还容易导致人夜里失眠、多梦。
尤其是中老年人,若长期晚餐过饱,会加重胰岛素B细胞的负担,诱发糖尿病。另外,研究表明,晚餐长期吃的过饱,会促进肠道癌变的发生。所以,晚餐不能吃得太饱,更不能暴饮暴食。
3、饭前喝点汤
饭前喝汤是比较科学的饮食习惯,这是因为饭前喝几口汤一方面可以润滑消化道,减少接下去的时候可能会带来的刺激和伤害,另一方面,也会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搅拌。
但要提醒的是,不能喝太多,一般是喝三四口汤,如果喝太多,物极必反,也许就吃不下其他东西了。
4、先吃爱吃的食物
上的菜,肯定有你偏爱的和不喜欢的,此时该先吃哪个?专家提示,先吃自己喜爱的食物,这会让提升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肠胃蠕动;而且,先吃自己喜爱的食物,这会让你在情绪上获得满足,愉快的心情能较快地产生饱胀感,避免吃得太多。所以,吃饭还是要先吃自己爱吃的食物。
5、安静吃饭控体重
美国《食品质量与偏好》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吃东西时专注食物的声音,就很可能吃得更少。如果吃东西时电视或音乐声音很大,吃东西的声音就会被掩盖掉,食物摄入量也会因此增加。这是因为,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忽略了吃东西的声音在饮食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声音是典型的“被遗忘的食物感知”。所以,安静吃饭利于控制体重。
6、吃饭细嚼慢咽
我国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家都非常看重细嚼慢咽。明朝郑碹的《昨非庵日纂》云:“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于肌。粗快则只为糟粕填塞肠胃耳。”
狼吞虎咽式的吃饭方式,容易导致体内积食,加重肠胃负担。长此以往,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导致各种肠道疾病的发生。如果慢慢吃的话,则能让食物更好的被消化和吸收,而不至于停留在肠道中造成堵塞。专家说,食物咀嚼得越细,越能减轻胃肠负担。一般来说,一口食物要在嘴里至少经20次咀嚼。
7、坐着吃饭
坐着的时候身体是一个非常放松的状态,有助于食物顺畅地通过食道进入胃里,便于消化、吸收。坐着的时候,上身和大腿大概保持90度左右。因此选择坐在餐桌前吃饭是最适宜的。
8、吃饭吃到七分饱,不要吃撑
俗话说“常吃七分饱,疾病不来找”,这是因为吃得过饱危害巨大:吃得过饱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容易引起肥胖、胰腺炎、胃病、消化道肿瘤等疾病;还会导致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在内的一系列富贵病。因此,为了身体健康,吃到“七分饱”应该是最理想的状态。
具体来说,“七分饱”应该是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已经对食物有所满足,进食速度减慢。如果此时撤走食物,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而且第二餐之前不会提前饿。
9、饭后甜点要少吃
正餐已获得了足够的糖分,如果再吃甜点,人体会吸收多余的葡萄糖、淀粉,导致人体超重肥胖,进而诱发一系列的慢性病。吃过油腻的东西后尤其不要吃甜点。
10、两餐间隔4—6小时
为什么安排一日三餐,其实是根据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来决定的。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因此,两餐间隔4—6小时比较合适。而两餐间隔太长或太短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影响食欲和消化。
今天要和友们分享的就这么多,不知道健康吃饭的10条*金标准,友们符合来几条?欢迎友们在评论区留言,看看谁符合的最多。
参考文献
佚名.吃饭的*金标准[J].品牌与标准化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