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秉辉医学科普与文艺创作
年4月26日,中国营养学会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是自年首次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来的第四次修订。新版的“指南”为改善我国民众营养状况、促进身体的健康,在循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膳食的8条准则: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这8条准则是針对一般人群的,至于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由于不同的生理状况,自当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或强调,从年版开始,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加入了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随着社经济的发展,医学科技的进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64亿,占总人口数的18.7%;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3.50%。膳食营养是保障老年人健康的基础。故从年版开始的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包括了专为老年人制定的“老年人膳食指南”。
由于人口寿命的显著延长,“老年人”的年龄跨度愈发增大,年,我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为万,占老年人口的9.2%;而年达万,占老年人口的13.6%。为了更准确地指导不同年龄段老人的膳食,此次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按年龄段制订了《一般老年人膳食指南》和《高龄老年人膳食指南》。
让我们看看这些老年人膳食指南都说了些什么:
年版老年人膳食指南:
食物要粗细搭配,细软、易于消化;
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多做户外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年版老年人膳食指南:
少量多餐细软,预防营养缺乏;
主动足量饮水,积极户外运动;
延缓肌肉衰减,维持适宜体重;
摄入充足食物,鼓励陪伴进食。
年版一般老年人膳食指南:
食物品种丰富,动物性食物充足,常吃大豆制品;
鼓励共同进食,保持良好食欲,享受食物美味;
积极户外运动,延缓肌肉衰减,保持适宜体重;
定期健康体检,测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缺乏。
年版高龄老人膳食指南:
食物多样,鼓励多种方式进食;
选择质地细软、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多吃禽肉蛋和奶豆,适量蔬菜配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