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食物都来自于自然资源,餐桌上的饮食也关系到生态文明。”在年9月21日于北京举行的“文明对话论坛”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在“现代文明与生态环境”主题演讲中介绍,餐桌上的食物浪费与居民的营养结构,都会影响中国的粮食生产。
会议现场。摄影:王学琛
保障粮食安全是“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前不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五大机构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年全球8.21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相当于每9人中就有1人在挨饿,同时还有数亿人口面临健康风险。报告呼吁各国制定*策以保障粮食安全。今夏以来,中国粮食产量降低引发诸多危机争议。据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发布全国夏粮生产数据,年夏粮总产量万吨,比年减产万吨,下降2.2%。
对此,长期研究此领域的成升魁告诉界面新闻:“无需‘谈减色变’,合理的范围粮食减产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可以减少一些库存以及低质量生产,改善前端的生产结构,也改善环境问题。”
成升魁介绍,“过去我们一直追求粮食的高产,这个粮食安全观念是有缺陷的。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亿吨,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公斤,这个产量从数量上说可以满足我们对粮食的需求了,但粮食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也很突出。”
成升魁告诉界面新闻,目前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四高一重”的问题,即“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多、高浪费”以及“财*负担重”。中国是粮食进口大国,数据显示年中国粮食进口1亿3千万吨,大豆和稻米进口量为世界第一。另一方面,自产作物库存积压严重,长期面临“去库存”压力。
至于为何一边大量进口,一边需要“去库存”,成升魁解释,这是由于我国长期实施*策性收购*策,导致我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同时,因为我国粮食生产存在“重产量轻质量”的状况,导致国内粮食库存高的同时,很多粮食无法满足市场对质量的需求,企业不得不通过进口来调剂生产结构。
而在“四高一重”情况下,中国粮食生产的不仅总体成本高,资源困境和生态代价也日益凸显。
“当前粮食生产很多时候是通过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的,例如在‘中国大粮仓’华北平原地区,粮食灌溉一直地下水超采。”成升魁介绍。另据瑞士地下水专家金士博此前在公开演讲中介绍,在华北平原至少15%的小麦生产依靠的是不可持续的超采地下水,河北有的地方地面沉降已有两米多。
此外,尽管粮食产量大、库存多,食物浪费现象却令人堪忧。成升魁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项目组历经两年,对北京、上海、成都、拉萨四个代表性城市的家餐馆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人/餐,浪费率为11.7%。初步测算,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在至万吨,相当于至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不仅仅是食物浪费量大,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堪忧,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比例增大,儿童超重肥胖比例也逐渐增加。”成升魁表示,膳食结构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同时也从需求侧影响着粮食生产结构。
成升魁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其研究结论:通过消费端的营养需求来倒逼供给侧的粮食生产供给。“我们不仅仅要考虑粮食的生产环节,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一整个流通、消费环节来考虑,不仅仅要争产量,而是要根据营养需求来计算生产供给。适当的减少是可以接受的,国家也在通过*策调整改善结构性的不合理。”他说,最近两年,国家一方面在小幅下调国家*策性收购价格,包括下调小麦、稻谷托市收购价格,此外通过补贴机制的转变,例如实行“减玉米、增大豆”的种植结构转变,调整供给侧,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