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球视野下,劳动课程如何本土化创新 [复制链接]

1#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20726/11334592.html

文/范胜武图/网络

来源:星教师(new_jiaoshi)

在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大中小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北师大檀传宝教授指出:劳动教育包括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两部分。

1

国外劳动教育怎么做

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韩国、法国等国家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都比我国长。

1.日本: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和家庭

日本的整理术已经成为了一门影响全球的学问,这和日本崇尚劳动教育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日本的劳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主要方式是劳动体验学习。劳动课程是日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如家*课包括烹饪基础、物品整理等内容。再如田地教育,与学校的航天育种相似。

在劳动教育活动的选择上,按不同年龄阶段提供不同的选择,循序渐进,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幼儿阶段体验劳动,手工活动、种植小苗等。小学阶段开设家*课。初中阶段侧重于技术和家庭的基本知识技能。高中阶段设立家庭技术、家庭综合、生活技术三门选修课。

2.德国:劳动教育体现为一体化的综合课程

德国的劳动教育体现为一体化的综合课程,以制作为中心,课程成果与产品密切相关,借此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习惯——这一总体过程称为项目,类似我们的“STEAM项目式学习”。

德国的劳动教育主要面向中学生,以综合课程形式开展,如生物-自然现象-技术课等。小学课程也包含劳动教育,如综合知识课程或手工课。各种社会机构也常为小学生提供与劳动教育有关的活动。

3.美国:开展劳动教育的三类课程

美国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基于成为家庭有效成员的劳动教育,带领学生完成各种家务劳动,并给出各年龄段的劳动清单。二是,基于就业的劳动教育,1-6年级职业认识,7-10年级职业探索,10-12年级职业选择。三是,基于公民培养的劳动教育,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志愿服务/社区服务”与“服务学习”。

4.芬兰:悠久成熟的课程历史和评价体系

芬兰教育家乌诺·齐格纽斯在年就提出:“孩子和青年应该充分熟悉并了解劳作不是一种枷锁和负担,而是一种美和光荣、一种幸福、一种对世俗生活的美好祝愿。”可见,芬兰很早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芬兰劳动教育在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体系,包括手工课、家*课、编程课程及综合课程等。芬兰的劳动教育对我国中小学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开展具有借鉴价值。

2

十二年劳动教学体系的“四个融入”

基于对我国劳动*策文件和国外劳动教育经验的理解,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初步构建了十二年一贯制劳动教学体系。

在理念层面,第一,要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培养;第二,劳动教育要融合、贯通。与已有学科融合、与德智体美的各类活动融合;将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融合、贯通。

在内容层面,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要更加丰富,既有体力劳动、也有体脑结合的劳动,有传统劳动、面向未来的科技劳动,如开设家*课、种植课(田地教育)、项目式课程等。

按劳动内容划分,1-3年级侧重个人起居、生活技能的培养;4-6年级侧重校园劳动、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7-9年级侧重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10--12年级则会进行社会服务和跨学科项目的开展。

按劳动场景划分,在学校内重点提升学生劳动意识,即重点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习惯等;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设手工制作、跨学科项目等。在家庭中,设置家务清单,开展家*教育。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学工学农做服务,开展各种职业体验及志愿者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提炼出劳动教育的“四个融入”,即:融入课堂教学、融入主题活动、融入班级文化、融入家庭教育。横纵结合,使劳动教育全面有效的渗透到中小学生日常教育全过程,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校开设各类劳动技术类课程,并在小学主题式课程及语文、科学等学科课堂中成功地融入了劳动教育。

学校开设的劳动课程包括:家*课升级版——厨艺、服装设计、茶艺课程;手工课精装版——创意手工、木工与精工;项目式学习经典版——STEAM课程。

1.劳动教育专项课程

厨艺课程——升级版家*课之一

劳动教育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教给学生未来生活的必备技能,让其学会未来做一个生活幸福的人。学校开设的厨艺课程,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烹饪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互助、分享等优秀品质,又能让学生成为“中华美食传承者”,以食会友,将中华传统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去……因为学校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即将出国留学。

在厨艺教室中,教师操作台前有摄像头,将图像传到大屏幕中,便于看清操作细节。有各种谷类、豆类展示柜,扩展学生认知。设有用餐区,用于品尝美食及讲授理论知识。

厨艺课程遵循中西结合、南北融合、从易到难的原则,安排课程内容。从5年级到12年级均是每周一次,2课时。小学5年级重在激发兴趣。6-11年级重在掌握烹饪技能;12年级为必修课,重在巩固技能,提倡创新。

厨艺课程为不同学段的学生编写校本教材《厨艺汇》。

学校开展“厨艺课程展示汇报”,让所有选课学生烹制菜肴,在午饭时间送给老师和同学;开展“名厨品尝会”,选拔表现优异的同学,烹制菜肴,邀请自己的朋友和老师前来品鉴;参加技术艺术课程“点赞”活动,展示中华饮食文化魅力。荣誉晚宴也深受学生喜欢。奖励宿舍表现好的同学参加正式的荣誉晚宴一次。所有菜品由厨艺老师和厨艺课学生亲手制作完成。

服装设计课程——升级版家*课之二

穿衣、吃饭,生活必需。除了开设厨艺课程,我们还开发了服装设计课程,每周一次(2课时),供7-12年级学生选修。其课程目标为:学习了解中华服饰文化,会为自己和他人选择服饰,掌握缝纫等技能。

《汉服之旅》是该课程的展示活动。从汉服文化追根溯源到面料设计、版型制作、模特选拔、妆容造型,再到导演组策划、服装海报宣传、灯光摄影、服装秀呈现和后期剪辑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这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记忆深刻的劳动体验。

茶艺课程——中国特色家*课

茶艺课程是中国特色的家*课。1-3年级,学茶礼、品茶香、爱国饮;4-6年级,学茶俗、展茶艺、悟茶趣;7-9年级,懂茶技、练工艺、明传承;10-12年级,知茶史、赏茶韵、铸茶*……大小茶人们通过动脑、动手、用心的茶艺沏泡展现着中国茶的魅力,体现着跨越年龄段的茶人精神。

创意手工——精装版手工课之一

在创意手工课上,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使用废弃的纸盒、纸片、塑料等材料,制作京剧脸谱、陶艺、布艺等,用劳动变废为宝,用劳动创造美丽。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学校的劳动课程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与德育、美育相融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把学生的根留在中国,这也是在有效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中国灵*、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木工与精工——精装版手工课之二

“木工与精工”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STEAM课程——面向未来的劳动课程

劳动课程离不开动手实践,新时代的劳动需要创新。STEAM课程很好地融合了动手实践和创新这两点。以航空模型设计、机器人和过山车设计为例。

(1)航空模型设计

航空模型设计课程,以项目式学习为主导,集动手劳动、学科知识、身心素质培养等于一体。从水火箭的成果展示中不难看出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课程的发展,航模老师提出:采用四分式(分单元、分组、分期、分级)课程体系;使用“立体互动式”教材;建设启蒙课程检索库,加快课程更新;使用“游戏化”教学课件,优化教学。

(2)机器人课程

以LEGO-EV3为主要教具,学生搭建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学习各种机械结构和传感器的使用。课程采用“引导式”教学,如:紧跟生活热点,引导学生搭建无人驾驶汽车。

采用本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从程序设计、实验操作、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可以说,学习机器人课程,能让学生更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