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饮食,限糖减酸 [复制链接]

1#

作者

医院司燕王思斯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2-15岁年龄组的恒牙患龋率是41.9%,甜点、糖果、加糖的牛奶/酸奶/奶茶/、甜饮料等每天都摄入1次以上。糖是龋病发生的四大因素之一。青少年刚刚完成乳恒牙的替换,面对龋病高发,健康饮食、限糖减酸是青少年日常维护口腔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健康规律饮食习惯

首先,青少年需养成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除一日三餐外,餐间不宜吃零食或含糖饮料。如要加餐,应选择不易致龋的食物,而且加餐不宜过于频繁。每次进食后,口腔内的pH值都会逐渐下降,当pH值下降到5.5以下,牙釉质就会脱矿。如果此后不再继续进食,随着口腔内pH逐渐回升,脱矿的牙釉质可以再矿化,避免引起龋病。但若两次正餐之间频繁加餐,或不停吃零食,口腔内pH值就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牙釉质持续脱矿,发生龋病的概率大大增高。

二、远离游离糖,科学吃“糖”

其次,青少年需注意远离游离糖,科学吃“糖”。76%的青少年都知道“吃糖会导致龋病”,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吃“糖”。这里所说的“糖”,并不单指糖果,而是所有含糖的食品和饮料。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入足够的糖分保证营养需求。一方面,要学会鉴别食品中的糖类,远离添加糖。糖分为游离糖和非游离糖。非游离糖指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蔬菜中的糖、奶类中的乳糖及谷薯类中的淀粉。游离糖对身体危害较大,一种是存在于纯果汁、浓缩果汁及蜂蜜中的糖,另一种是在食品生产、制备、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糖浆,也称为添加糖。添加糖不仅存在于饮料(如各种甜饮料、奶茶、乳酸菌饮品等)、糖果、蛋糕等甜味零食,还可能隐藏在“不甜”的加工食品中,如番茄酱、酸奶、咖啡、膨化食品等。另一方面,要控制吃“糖”的频率。最好和正餐一起食用,不要在两餐之间多次吃“糖”。吃完含糖食品、喝完含糖饮料要用清水或白开水漱口,以减少糖分在牙面停留的时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晚上刷完牙以后,千万不要再吃“糖”。

三、少喝碳酸饮料

第三,青少年还要少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柑橘类酸性食物的pH值低、含糖量较高,可将口腔pH值降低至5.5以下,对牙齿表面直接造成酸蚀、破坏;另外,还会通过微生物发酵糖产生酸性物质,对牙釉质造成二次伤害,导致其中的矿物质溶解,引发龋病。有的青少年碳酸饮料不离手,口腔长期处在酸性环境中,牙釉质迅速被破坏,极易发生龋病。日常生活中,建议减少碳酸饮料的摄入,尽量用水代替饮料。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供稿

本文图片出自:

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健康从我做起——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解读大众版》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口腔健康,一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