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针对央视“3·15”晚会报道的“辣条”生产经营问题,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加强“辣条”生产经营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目前,已下架、停止销售被曝光的四种“辣条”21.42公斤,查获涉嫌假冒生产许可证生产的辣条2.15公斤,收缴过期“五毛”食品73公斤。
据介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召开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自治区食品安全办迅速落实,在全区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对“辣条”等“五毛食品”经营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重点针对被曝光的“辣条”进行检查。
同时,对产品名称和包装不符合要求的相关食品也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凡是发现上述食品的,采取责令下架、停止销售和抽样送检等措施。
市场监管人员在超市、便利店检查辣条等食品。
据统计,截至3月17日下午5时,全区已检查批发市场39家次,食品经营店家次,下架、停止销售被曝光的四种“辣条”共21.42公斤,查获涉嫌假冒生产许可证生产的辣条2.15公斤,收缴过期“五毛”食品73公斤。
市场监管部门查到被曝光的“虾扯蛋”辣条。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学校周边、食品小经营店、食品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食品交易市场、农村集贸市场等进行监管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相关食品,全部下架封存、停止销售,严厉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同时,联合教育部门,采取食品安全进校园、进课堂和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图片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健康饮食教育,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辨识能力。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
编辑丨韦煜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