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有了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就是把自己的宝宝喂养得白白胖胖的,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吃各种有营养的好吃的,一股脑地给孩子塞。殊不知,一股脑给孩子塞各种营养食物,这样的食物摄取方式不但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有益,反而对健康不利。
记得儿子六个月的时候,家里请了一个保姆阿姨,当时总是因为给孩子吃东西的事情和她发生争吵,现在想来也是无语。事情是这样的,半岁前,孩子一直是处在消化和吸收非常不好的状态,虽然白白胖胖的,但是,吃进去的东西不少,配方奶粉、母乳、添加了蔬菜米粉,可就是不能做到按时排便,经常三四天不拉便便,而且头发稀黄抵抗力差,身体也不硬朗,每天白天的时候也爱睡觉。保姆给的诊断是,孩子吃得太少了,应该多吃点有营养的,应该赶紧给孩子补充鸡蛋、肉松等,多吃点他就排便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次,我上班一天回家后,看到宝宝没什么异常,保姆阿姨也没有和我说白天给宝宝的喂食情况,晚上孩子拉稀了,我看到出现一瓣一瓣不消化的情况,尤其是看到一整颗蛋黄没有经过消化,而是直接缘分原排出来了。也就是说白天吃过鸡蛋,但没有告诉我。其实这位阿姨也是好心,把别人家里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只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正确的方法是观察孩子消化和吸收的情况再按时按量喂养,不要盲目地去多吃。家里老一辈人和孩子亲近是正常的,但遇到不合理的喂养方式,一定要与他们沟通,否则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有多可怕?
有的家庭中的长辈往往会担心孩子不够吃吃不饱,在已经吃过饭的情况下再去根据自己想象中孩子应该食用的量去饮食。严重损伤孩子的脾胃,甚至对肝功能,肾功能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那么怎么才是合理健康的喂养方式呢?
正确的喂养方式应该是按时按量喂养,根据孩子的消化和吸收程度,养成有规律的进食习惯。两餐之间时间不要间隔过短,要给身体器官一个缓冲的时间,它才能更好地为我们工作。
第一,科学健康的喂养方式首先应该体现在饮食搭配上面。
饮食搭配要合理、均衡营养。食物营养搭配可以参考食物营养金字塔图,每日所需的果蔬类、谷物类、肉类、蛋白类等营养物质都要涉及到。但如果是小宝宝就另当别论了,从半岁的第一口米粉和蔬菜开始,辅食的添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一下子给他太多会严重损伤他的脾胃,带来的危害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逆的。另外,一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食用油盐等调味品。
两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食用大人的饭,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单独给孩子做饭。
婴儿满4-6个月后可逐渐添加富含各种营养素的泥糊状食物,如米(面)糊、蛋黄、肝泥、菜泥等,逐步向多方面更营养饮食过渡。
第二,减少食用零食的习惯。
两岁以下的孩子原则上不允许食用零食,在孩子脾胃功能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不能像大人一样消化很多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孩子的脾胃、肝脏、肾脏都是脆弱的,需要在很小的时候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健康人生奠基。
当然,无添加剂的或者是自己制作的健康零食,可以偶尔增添孩子食物的乐趣,是可以适当食用的。
第三,要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喂养。
如果你的宝宝本身消化吸收非常不好,尽量少吃大补的东西,应该想到的是最先调理脾胃。给孩子调理脾胃最容易得到的食材是山药、小米,常给孩子做一做山药圣代、小米粥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可以通过中医推拿的手段来帮助孩子达到脾胃正常,医院,可以自己在家里给孩子推一推脾经、揉肚子、捏脊、按摩足三里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之后,脾胃达到正常,这个时候就可以逐量添加营养物质了。那么该如何判断孩子脾胃已经达到正常呢?
1、观察孩子的便便是否正常,通过观察颜色、形状、软硬程度、是否有奶瓣等不消化的情况来了解。排便时间如果能做到一日一次大便,就比较正常了。
2、通过孩子的睡眠判断,如果半夜不起夜,能做到一觉睡醒到天亮,说明你的孩子身体状况非常好。
3、看孩子自身吃饭情况,如果对事物不但没有排斥,且对大多数食物都很感兴趣,健康状况良好。
编者后记: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一辈子的事情,千万不可大意,孩子也如此,健康的身体会让你终身受益。对于孩子而言,脾胃更健康,才能更好地生长发育。所以,下一次在遇到不合理喂养孩子的情况,无论是谁,都要和他讲一讲道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