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但为何有些孩子“不爱吃饭”该如何治疗调理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家长,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支招。
一、为何孩子“不爱吃饭”?
“不爱吃饭”实际上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生活现象,其原因有很多种。不爱吃饭有时和厌食的症状有一些相似,厌食是指孩子进食的量减少,比同年龄段正常的孩子至少要少1/3以上,并且这种现象至少持续两个月以上且没有其他病症。而“不爱吃饭”常常会有不同的原因:
1.身体因素如感冒、肺炎等,影响了孩子的食欲;
2.口腔疾病如蛀牙、牙龈肿痛、口腔内疱疹等,疼痛使孩子不愿进食;
3.气候变化突然潮湿闷热,使孩子的消化功能出现紊乱,孩子就不爱吃饭了;
4.家庭因素最近的饭菜不合胃口,不想吃饭了等。
二、中医如何看待孩子“不爱吃饭”?
中医将“不爱吃饭”称为“胃纳不馨”,其发生和儿童的体质有关,儿童“脾常不足”,但中医的“脾”不是指某一个脏器,而是指整个消化系统,包括脾、胃、肝、胆、大肠、小肠等。脾有运化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食物进入胃后,通过脾的运化功能产生精微物质来满足人体生理的需要;
2.运化水湿是人体津液代谢的一个方面。
三、孩子“不爱吃饭”有无轻重之分?
临床上,根据其症状、体征来判断,因为胃口不好在临床上也并非是一种疾病。中医看来,不爱吃饭大致有几种情况:
1.仅仅是胃口不好,进食量也只有正常的孩子的2/3而且持续2个月左右,这时孩子身体状况基本正常的,中医称之为“厌食”。
2.与饮食不节有关,如喂养不当、暴饮暴食,包括进食冷饮、饮料、甜食或是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积”,孩子出现肚腹胀满,胃口也就不好了。
3.在积食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治疗、调整饮食,自然会影响营养的摄入,久之不仅胃口不好,还会出现精神方面的改变、毛发皮肤枯燥、皮肤弹性减弱、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体重逐渐减轻达15%以上,形成“疳证”,民间俗称“奶痨”。出现“疳证”,症情就比较重了。
四、孩子“不爱吃饭”要紧吗?
长期胃口不好,不爱吃饭,影响营养的摄入,久之会影响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降低孩子的免疫功能。所以不爱吃饭的孩子比正常的儿童更易患肺系、脾系的疾病,肺系疾病就是感冒、咳嗽、肺炎等,脾系疾病就是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吃饭就很香,但有些孩子偏食、厌食严重。胃口是不是天生的呢?”应该说,每一个孩子胃口都有差异,其与孩子出生后的体质、家长的喂养方法都有关,甚至包括饮食的结构、荤素搭配是否合理、喂养是否定时定量、是否养成进食的好习惯等。另外,高糖、高脂肪、冰凉的饮料冷饮都能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
五、孩子“不爱吃饭”,该如何调理?
一般可以先根据孩子的症状进行辨证治疗,除了内服,还可以外敷治疗,如敷肚脐、贴耳穴。同时可应用山楂、淮山药、米仁等食材煲汤熬粥,既有营养又可口。
六、如何预防孩子“不爱吃饭”?
1.规律饮食,少吃零食,定时进食。
2.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合理,多进食含微量元素(锌、铁、铜、碘等)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蛋*、鱼类、豆类及豆制品等,还可适当增加杂粮,如小米、玉米、高粱等调口味,助消化。
3.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进餐要有固定的地方,让孩子自己坐着吃饭,不能让孩子东跑西跑、边吃边玩等。
特别提醒:
随着盛夏季节的来临,代煎好的中药一定要放冰箱保存,需要代煎的朋友切记这件事情。
惠德堂每日方剂分享珍珠母丸
方剂出处:《普济本事方》
组成:珍珠母(22g)、当归(30g)、熟地(30g)、人参(30g)、酸枣仁(30g)、柏子仁(30g)、犀角(15g)、茯神(15g)、沉香(15g)、龙齿(15g)、朱砂(6g)、金银花(10g)、薄荷(10g)
君药:珍珠母
功用:滋阴养血,镇心安神。
主治:阴血不足,肝阳偏亢。神志不宁,入夜少寐,时而惊悸,头目眩晕,脉细弦等。
使用方法:制蜜丸如悟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40-50丸,金银、薄荷汤下。
禁忌:对纯属痰热、痰火为患的惊悸、少寐之症不适用。
歌诀:珍珠母丸参地归,犀沉龙齿柏茯神,更加酸枣宁神志,镇心平肝此方推。
趣记:当地人(点)犀香,珍珠铂金银砂,早(送)神龙。
注意事项:服用此方请咨询医生或到杭州惠德堂中医门诊部咨询。
杭州惠德堂中医门诊部
门诊时间:8:00—20:00
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