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饮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幼儿儿童常见病解析手足口病疱疹性咽炎
TUhjnbcbe - 2020/12/11 2:12:00

手足口病是一种国内学龄前儿童常见传染病,自年5月列入国内法定报告传染病以来,每年报告病例数在百万例以上,给学龄前孩子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炎同源,每年从3月起,疫情将逐步上升,进入春夏季流行季节,在南方地区,疫情几乎可以贯穿整个年度。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炎同属于自限性疾病,通常是父母看着难受,实际病情较轻,做好护理后,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炎的病原体,均为肠道病*: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柯萨奇病*A组的2、4、5、7、9、10、16型;柯萨奇病*B组2、3、4、5型;肠道病*71型;埃可病*。主要以柯萨奇病*A16型(简称CV-A16)和肠道病*71型(简称EV71)最为常见,其中EV71型病*引发的病例重症率和死亡率最高(据不完全统计,-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的轻症、重症和死亡三个严重程度等级中,EV71型病*导致的比例分别为40%、74%和93%)。

疱疹性咽炎的主要病原体:柯萨奇病*A组的2、4、5、6、8、10型等。

肠道病*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所以具备很强的传播性。70-75%浓度的医用酒精和5%来苏对其无法灭活,病*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耐酸,无惧胃酸,对胆汁、蛋白酶具有耐受性;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温度56℃保持30分钟可以灭活病*。病*在4℃可存活一年,在零下18℃可长期保持活性。

得过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炎,只能对既往感染的病原体产生相关免疫反应,对于其他几十种肠道病*型没有免疫力,所以如果不注意防范,学龄前儿童得个好几次甚至更多也是可能的。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炎的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炎的共同典型表现: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发热一般持续3-4天(72小时以上),高热比例不少,也有小部分病例没有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期逐渐转化形成溃疡。

手足口病的其他典型表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图片来源,中国疾控的预防宣传画)

非典型手足口病的表现:

广泛分布的水疱;柯萨奇湿疹;Gianotti-Crosti皮疹(多个独立,红斑平顶丘疹,对称分布于面部,臀部,以及四肢的伸面);紫癜性皮疹。

在康复期常常出现脱甲病。无菌性脑膜炎可并发于非典型手足口病,但大多数患儿可恢复。

少数患儿的病情会发展恶化(主要是EV71型病*感染所致),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传播途径和方式:

俗称“粪口传播”,传播性极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水泡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潜伏期2-7天,患儿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病*可持续存在于病患的口鼻分泌物达3~4周,而由粪便形式排出病*的周期最长可持续6~8周之久)。成人虽然基本不会发病或者有症状,但是成人接触患儿后会携带并传播病原体。

护理和治疗: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炎是自限性疾病,属于靠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统硬抗的病症,迄今为止没有针对性药物,主要是居家医院处理严重的并发症。(医院还抱有老旧观念,使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所谓的治疗,根本没有任何用处,而且喜炎平这种垃圾中成药注射液会导致部分孩子出现严重的、致命的过敏症状)

居家支持性护理的要点如下:

患儿应该采取严格的居家隔离护理,期限到患儿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隔离期间尽量不要与外人接触,尤其不要去幼儿园和人口聚集的公共场所,比如游乐场等,以防止传染给其它儿童或者被他人传染上其它病原体导致并发感染。隔离期间需要每天清洁患儿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剂消*1-2次。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等,在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父母及其它看护人应做到尽量缓解患儿的不适感,保证患儿的饮食和饮水摄入,例如以下措施:

1、使用单一成分的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不可交替使用)缓解患儿的咽喉疼痛和发热等不适感。

2、给患儿供应冰淇淋、酸奶、冷藏奶(最好是配方奶,添加的营养成分丰富)等带甜味有安慰作用且能缓解咽喉疼痛的流质食物,保证基本营养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便患儿的免疫系统硬抗病*。避免让患儿摄入过硬、酸性或过咸的食物,防止不适感加重。可用柔软的牙刷和淡盐水清洁患儿口腔。

密切观察病情,如患儿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预示病情可能发展为重症,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

关键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注意以下几点:

牢记“粪口传播,病从口入”,注意孩子手部卫生,让孩子养成日常勤快正确洗手的习惯,尤其在触摸口鼻、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大小便后务必仔细洗手。成人虽然不会有症状,但是会通过接触传播病原体,所以父母同理需要勤快正确洗手,给孩子做好带头示范作用。正确洗手也是有效去除各种污染物和预防绝大部分疾病的基础的手段。

教导孩子不要和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特别是餐具水杯等。

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如亲吻、拥抱等。

教导孩子在打喷嚏或咳嗽时用一次性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好丢入垃圾桶。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人群聚集活动,尤其是周末去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的海洋球和摇摇车等,因为其消*草草了事,或者大部分根本没有消*,是传播肠道病*的常见媒介:(以下图片来自网络新闻)

对于EV71型病*,在国内有特色疫苗可供接种,目前已经上市的有三种产品,都是灭活病*疫苗,均为二类自费疫苗,分别如下: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所)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

三种疫苗产品的对比如下图(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这三种疫苗都被俗称为手足口病疫苗,但是只是能够预防EV71型病*引发的手足口病,对于其他肠道病*型(比如同为常见病原体的CV-A16型病*)没有预防作用,但鉴于EV71型病*在国内手足口病中占比较大,且诱发重症率较高,所以如果在国内民办普惠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托管孩子,建议接种EV71型病*疫苗。

疫苗的临床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后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呈一过性。

接种程序:6月龄以上到5岁以下的孩子,间隔一个月打两针,由于临床试验中缺乏与其他疫苗联合接种的相关数据,所以目前不能和其他疫苗联合接种。

EV71型病*疫苗接种禁忌:已知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不得接种。

如有下列情况,应在决定是否接种时慎重考虑:

A.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肌肉注射本疫苗可能会引起注射部位出血。

B.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种本疫苗产生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减弱。接种应推迟到治疗结束后或确保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对慢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即使基础疾病可能会使免疫应答受限,也应推荐接种。

C.未控制的癫痫患者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患者,应慎重考虑是否接种该疫苗。

其他禁忌和慎用情况可参考相应企业的疫苗说明书。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炎同属于自限性疾病,让孩子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是关键,如果不幸中招,切记做好隔离护理,目前没有针对性药物,只能通过孩子的免疫系统硬抗过去。

更文不易,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儿童常见病解析手足口病疱疹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