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不仅是万物生长的时期,也是人体增长的关键时期。
春天属木,对应肝,此时气机生发,体内阳气开始旺盛。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养物质都通过脾胃才能吸收。
孩子发育*金期,积食“伤”不起
中医认为,春天属木,对应肝,此时气机生发,体内阳气开始旺盛,孩子借助春天的升发之气,是一年之中长个子非常迅猛的时节。儿童为少阳之气,少阳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长之机。人在儿童时期,就像树木在生长,借助少阳生长之气,就会日渐生长茁壮,年龄越小的孩子,发育的速度越快,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的蓬勃生机,这种生机就是促进身体形态增长,功能完善的动力。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好时机。什么是积食?
积食又称“食积”、“积滞”,是中医一个病名,它是因为饮食不当,影响到小儿的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滞,进而胃肠所形成的一种胃肠道疾患。医学上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食不能消化、嗳气酸馊、肚腹胀满、大便干燥或时干时稀、舌苔厚腻等。积滞日久化热后,还可出现夜卧不宁、睡喜伏卧、辗转反侧、手足心热、排气恶臭等症状。
如何判断宝宝积食
·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这就是所谓的食不好,睡不安。
·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
·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
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精神萎靡等症状。
如何预防积食
1、哺乳期的妈妈饮食要注意忌口:处在哺乳期的妈妈饮食可以清淡一些,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其实现在一些哺乳期宝妈生怕宝宝奶水营养不足,进而大量进补,这其实是不太正确的。以现在的营养水平和食物丰富程度来说,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完全满足宝宝营养所需的。没有特别情况,宝妈们不需要特别地大量进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因为哺乳期宝宝的所有营养都是来自妈妈。妈妈饮食无度,宝宝就可能出现“奶积”。
2、调整宝宝饮食结构:在宝宝可以摄入辅食后,多让宝宝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给宝宝增加高热量的食物。让宝宝多吃些蔬菜水果、不过量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等,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
3、宝宝晚上不要吃太饱:幼儿时期的宝宝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变慢,容易积食,再加上宝宝比成年人睡眠时间长一些,晚上的活动时间其实对比白天有大幅度的减少。因此,晚饭时,别让宝宝吃得太饱。喝配方奶的时候,可以适当加些水,少放一点儿奶粉。
4、让宝宝吃七分饱: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还会适得其反,伤害宝宝的身体。所以,不仅大人要吃七分饱,宝宝也是吃七分饱哦!如果爸妈们害怕吃得少影响宝宝身体发育,可以用少吃多餐的办法,这样每次摄入量不会过高。既能让宝宝娇嫩的肠胃不会负担过重,也能保证宝宝的身体营养摄入。
5、睡醒后的1小时内不要让宝宝进食:因为宝宝的肠胃还在发育过程中,肠胃等内脏从休息状态运转到正常状态需要一点儿时间,这时候最好不要给它们增加负担,否则就容易造成积食。
6、进食要定量:宝宝的饮食要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宝宝的身体并没有成人那么强大,突然性的增加或者减少饮食会影响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如果爸妈觉得宝宝需要增加饮食量可以适当慢慢增加,千万不要一次性增加太多。其次,很多爸妈由于日常工作较忙,可能会延时或者忘记给宝宝进食,这种情况最好避免,宝宝的肠胃一般会在爸妈们已经养成的喂养习惯中形成规律,突然打破或者毫无规律容易让宝宝的肠胃变得虚弱。
下面是一些可以在家中使用的食疗小配方,如果宝宝的积食情况不严重,爸妈们也可以尝试使用下面几种食疗方法,来帮助宝宝解决积食问题:
(1)糖炒山楂
适用范围:1岁以后的积食宝宝
材料:山楂,红糖适量(这里要注意放糖量,千万不要怕宝宝怕酸所以多放,过多的糖摄入容易引起宝宝肥胖,而且对宝宝的肠胃和肾脏也没有太多好处。)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宝宝吃一点儿。
功效:清肺、消食。主治: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过多引起的积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