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情况有个很简单的判断:瘦就是体弱,胖才是健康。
令人无奈的是,大多数家长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家的娃胖了。
所以吃饭的时候,老是会上演让孩子“多吃点”的拉锯战,似乎少一口饭,宝宝就会营养不良,就算宝宝大哭也要把这一口喂进嘴。
结果,宝宝积食了……
一、积食的原因
婴幼儿时期,宝宝们由于自身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消化液分泌较少,胃肠道的吸收能力也较差,饮食上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发生积食。
而且这个时期的宝宝,是没有自控能力的,喜欢吃的东西毫无节制。
许多家长错以为,这是宝宝没吃饱的表现,不仅不阻止,还会拍手叫好。
最终因为家长喂养不当,导致宝宝进餐过度或者吃了太多不好消化的东西,引发肠胃各种不适反应。
二、宝宝积食的表现
1、口臭
食物堆积在宝宝体内,不能好好消化,胃部发酸,连嘴巴都会有一股酸臭的异味。细心的家长都能发现。
2、大便异常
排便时,大便还会有一股很异常的腐烂鸡蛋的腥臭味儿。
3、腹泻、便秘
宝宝积食直接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导致宝宝腹泻、便秘。
4、喂食前肚子鼓胀
大点的宝宝可以说话,会总喊着肚子不舒服,不能说话的宝宝,在没喂食前肚子就胀胀,那也说明是积食。
5、舌苔变厚变色
积食的宝宝舌苔中间会变的很厚(尤其是舌头的中间和后边)——有的甚至会全部变厚,积食严重的宝宝在舌头中间还会变白、变*。
6、睡眠情况
因为胃部不适,积食宝宝无意识地趴着睡,但这并不能真正缓解问题,所以宝宝通常睡得不踏实,醒来后精神也并不好。
7、胃口异常
积食必然导致肠胃不适,因此宝宝的食欲大减,严重的话会厌食、拒食,就算能够好好吃饭宝宝的胃口也比以前差,吃饭时间也变得长了。
三、积食宝宝的饮食建议
1调整饮食结构
不要再宝宝吃很多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毕竟宝宝的肠胃根本没办法充分消化和吸收,多吃点米、面、蔬菜、水果,减少肠胃负担。
2不要让宝宝多吃
再好的东西,过量了都对身体无益,控制食量能够缓解积食的不适感,降低宝宝对饮食的排斥。
3规律进食
宝宝每个成长阶段的用餐时间要形成规律,不然会打乱胃肠道的生物钟,影响肠胃功能。
4睡前节制
临睡前吃东西,不能马上消化,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入睡。
而且无法吸收和消耗的营养物会在身体中堆积,容易增加肥胖风险,引发各种疾病。
四、怎么吃能缓解宝宝积食?
1、鳗鱼山药粥
推荐理由:山药粥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等症状。鳗鱼富含DHA和丰富的维生素,易被宝宝消化、吸收。
用料:山药——50克
大米——50克
熟肉鳗鱼——30克
烹饪时间:30分钟
做法:
1、大米淘净,浸泡1小时;熟肉鳗鱼去刺切片;山药洗净去皮,切片。
2、将山药、大米放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煮,成粥后在放入熟肉鳗鱼略煮即可。
PS:此菜谱使用于9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宝宝还小,可以将山药和鳗鱼碾碎,再给宝宝吃。
2、山药羹
推荐理由:山药中含有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作为高营养的食品,非常适合积食宝宝补充营养。
用料:山药——50克
大米——50克
葱花——适量
烹饪时间:15分钟
做法:
1、大米淘净,浸泡1小时;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
2、将山药、大米放入搅拌机,打成汁
3、将山药大米汁倒进锅中,加上葱花,用小火煮成羹。
3、白萝卜粥
推荐理由: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白萝卜粥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泻有疗效。用料:白萝卜——半个
大米——50克
烹饪时间:30分钟
做法:
1、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
2、把白萝卜放入锅中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煮至米烂汤稠。
PS:还不能吃白萝卜的宝宝可以将白萝卜捞起来,只给宝宝喝粥。
4、胡萝卜粥
推荐理由:胡萝卜含有多种维生素,能够缓解宝宝积食的症状,帮助宝宝消化。
用料:胡萝卜——半根
大米——适量
烹饪时间:20分钟
做法:
1、大米淘净,浸泡1小时;胡萝卜洗净,切小块。
2、将大米倒进锅中,加水用小火煮成粥,然后加入胡萝卜块继续熬煮至软烂。
积食初期时症状不明显,症状跟其他常见的小儿疾病多有重合,所以家长误以为是免疫力低的缘故,根本不会想到是积食所致。
长此以往,宝宝的肠胃功能一直无法恢复,导致宝宝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发育。
家长喂养一定不要再追求“喂得胖”这个目标,而是应该根据宝宝消化能力的定食定量,避免种种小儿疾病的发生。